塑膠加工方式

射出成形(injection molding):射出成形最為廣泛使用。塑料由上方漏斗加入於射出成形機中,待其完全熔融後,藉由柱塞或螺桿之壓力射入金屬模內,待模內塑膠硬化即可開模頂出成品。

EX:生活用品、玩具、家電、各種容器、汽車零件、自行車零件等。

 

壓縮成形(compression molding):壓模前,將模具加熱至適當溫度,將適當的塑膠置於開放的模穴內,合模後施以熱及壓力,塑膠軟化後,隨模穴形狀流動而成形,直至材料硬化為止。

EX:電器開關、家電用品外殼、齒輪等。

 

吹製成型(blow molding):先將塑料擠製成圓筒型胚料,在送至模具內,模具閉合後,吹氣而後成形,管的一端即被夾緊並切斷,然後以壓縮空氣吹脹與模壁相貼成形。

EX:玩具車、茶壺、工具箱、化妝品盒子、瓶子、液體清潔劑容器、罐頭等。

 

熱成形(thermoforming):將熱塑性塑膠加熱軟化後,拉緊成為任何形狀,冷卻即固定形狀。其強度與塑板之厚度有關,產生之製品須經裁剪,多餘的邊料再予以回收。

EX:安全帽、鑰匙、輪圈等。

 

傳遞模成形(transfer molding):將塑料先加熱軟化液化後,藉由轉移之高壓,使熔融材料穿過流道及澆口進入模穴中進行硬化反應,此法因材料液化後才注入模中,流動性佳,適用於複雜且不規則或緞面變化很大的產品。

EX:杯子、蓋子。

 

鑄塑成形(casting):此法為將液狀樹脂配合硬化劑後,注入至開口之模具中,使其流至模具表面,在常壓下使其乾燥完成聚合反應的成形法。

EX:壓克力板。

 

發泡加工(foaming):發泡塑膠是以熱塑性樹脂為基體,其內部具有無數微小氣孔的塑膠。依發泡法之分類有:常壓加熱法、加壓發泡法、押出發泡法、射出發泡法、二液混合法及二段發泡法等。

EX:泡棉、保麗龍、腳踏車坐墊、機車坐墊等。

 

拉擠成形(pultrusion):此加工方式是玻纖補強產品產生的一種,藉由加熱模頭,連續式的拉出經過補強及硬化的樹脂後成形,有耐熱、耐化學性、如鋼鐵般韌性的特點,稱為—玻璃強化纖維(F.R.P.),俗稱塑膠鋼。

EX:運動器材、航太零組件、汽車零組件、電器外殼等。

 

擠製成形(extrusion Molding):塑膠粉粒自上方漏斗落入螺桿筒中,受螺旋推動經過加熱室加熱軟化,自模孔中擠出,成為長條狀或薄片狀斷面均一之產品。

EX:管、桿、板及各種特殊截面之型材等。